tet 芸能人
0post
2025.11.28 13:00
:0% :0% (-/男性)
人気のポスト ※表示されているRP数は特定時点のものです
Commission
ミクテトのリクエスト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Thank you for your Mikuteto request!:3
※参照有
#重音テト #初音ミク https://t.co/MqW7AqZKhI November 11, 2025
32RP
标普全球评级暂时将 USDT 的锚定稳定性评级下调到最低 级别
有意思的点在于报告说最低的评级就是 5,如果可以的话会打更低😂
Tether 大量增持比特币和黄金等高风险高波动资产是被下调评级的主要原因,还有一点就是不够公开透明
短期内不用恐慌,如果害怕的话可以把 USDT 换成 USDC https://t.co/pbb6rsSlmY November 11, 2025
📉 Twitter Thread:当“安全资产”不再安全——从 2007 年的评级惨案看稳定币危机
Tweet 1/9 2007 年初,华尔街的交易员们手里握着大量标普评级为 AAA(最高级) 的 CDO(债务抵押债券)。 大家都认为这些资产“如现金般安全”,甚至不仅保本,还能通过回购协议(Repo)当作现金用。
几个月后,标普突然大规模下调评级,AAA 瞬间沦为 Junk(垃圾级)。 结果是什么?流动性瞬间枯竭,雷曼兄弟倒闭,全球金融海啸。
历史总是押韵。今天标普将 Tether (USDT) 降级为 5(脆弱),这不仅是一个分数的变化,更是 信用迁徙风险 (Credit Migration Risk) 的预警信号。👇 🧵 (1/9) #S&P #Tether #FinancialCrisis #Crypto
Tweet 2/9 📖 故事复盘:评级幻觉的代价
当年的教训是:评级滞后性。 在危机爆发前夕,评级机构的模型依然假设房价永远上涨,就像现在很多人假设“USDT 永远不会脱钩”一样。 当基础资产(当年的次级贷,今天的比特币/商业票据)质量恶化超过临界点,评级机构会突然“翻脸”。
一旦降级发生,机构强制卖出(Forced Selling) 就会启动——因为很多养老金和基金规定:不能持有低评级资产。 这就是为什么评级下调往往是崩盘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2/9)
Tweet 3/9 📊 科普:标普的“稳定币专属”记分牌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标普这次专门为稳定币设计了一套 1-5 分制 的评估体系。 小白必须看懂这个“新刻度”,它和传统的 AAA 不一样:
1 (Very Strong): 极强。除了现金和美债,别的一律不碰,且隔离完美。(目前几乎空缺)
2 (Strong): 强。主流合规梯队。
3 (Adequate): 适中。
4 (Constrained): 受限。机制或资产有短板。
5 (Weak): 脆弱。风险敞口大,透明度低。🟥 (USDT 在此) (3/9)
Tweet 4/9 🏆 优等生梯队:USDC / USDP / GUSD 评级:2 (Strong)
在 CFA(投资分析)的资产筛选标准中,这类资产属于 HQLA(高质量流动性资产) 的替代品。
资产端: 主要是短期美国国债(T-Bills)和现金。
结构: 具备 Bankruptcy Remote(破产隔离) 机制。即使发行公司倒闭,托管在银行的钱法律上依然属于用户。
标普点评: 虽非完美(仍受银行系统风险影响,如 SVB 事件),但已是目前市场的“天花板”。 (4/9)
Tweet 5/9 🤖 中间派:DAI 评级:4 (Constrained)
为什么去中心化的 DAI 只有 4 分? FRM(风险管理)视角关注的是 Model Risk(模型风险)。
优点: 链上透明,无法被冻结。
缺点: 极度依赖抵押品(ETH/RWA)的价格波动和智能合约的代码安全。
标普逻辑: 虽然你超额抵押了,但你的机制太复杂,且受制于币圈整体的波动,所以评级“受限”。 (5/9)
Tweet 6/9 💣 高危区:USDT / TrueUSD 评级:5 (Weak)
这是最接近 2007 年 CDO 结构的产品。
FRM 警示: Opacity(不透明度) 是风险定价的死穴。 USDT 持有比特币、贵金属、甚至不明来源的担保贷款。正如当年的 CDO 里打包了谁也不知道的烂尾楼贷款。
核心风险: 它的 5.6% 比特币敞口 > 3.9% 的资本缓冲。这意味着在极端行情下,它没有足够的“安全垫”来吸收亏损。
结论: 这是一个带着杠杆的“影子银行”产品,被错误地当作“现金”在使用。 (6/9)
Tweet 7/9 📉 降级的影响:不仅是面子问题
参考 2007 年的经验,评级降至“最低档”会引发 Cost of Capital(资金成本) 的飙升。
DeFi 抵押率调整: 借贷协议(如 Aave/Compound)可能会因为评级下调,降低 USDT 的抵押因子(LTV),甚至将其剔除出抵押品名单。
合规资金撤离: ETF 托管行、支付公司会因为风控合规要求(Compliance),被迫将业务切换到评级为 2 的 USDC。
这是一个**“劣币被驱逐出正规市场”**的过程。 (7/9)
Tweet 8/9 💡 行动指南:不要与趋势作对
2007 年,那些无视评级下调、继续持有 CDO 的人,最后成为了时代的代价。 现在的市场正在发出同样的信号。
对于大资金: 遵循 CFA 的 Prudent Investor Rule(审慎投资原则),将闲置资金迁移至评级为 2 的资产(USDC/美债)。
对于交易者: 承认 USDT 的流动性价值,但时刻警惕其信用风险(Credit Risk)。保持敏锐,一旦 BTC 出现结构性崩盘,优先出逃。
风控的核心不是预测未来,而是做好准备。 (8/9)
Tweet 9/9 💬 历史的拷问
如果 2007 年有人告诉你:“那家有着百年历史的雷曼兄弟评级出问题了,快跑。” 你会相信吗? 今天标普告诉你:“市值 1000 亿的 Tether 评级是最差的 5 分。”
这一次,你选择相信“大而不倒”的信仰,还是相信冷冰冰的评级报告? November 11, 2025
📉 当“安全资产”不再安全——从 2007 年的评级惨案看稳定币危机
Tweet 1/9 2007 年初,华尔街的交易员们手里握着大量标普评级为 AAA(最高级) 的 CDO(债务抵押债券)。 大家都认为这些资产“如现金般安全”,甚至不仅保本,还能通过回购协议(Repo)当作现金用。
几个月后,标普突然大规模下调评级,AAA 瞬间沦为 Junk(垃圾级)。 结果是什么?流动性瞬间枯竭,雷曼兄弟倒闭,全球金融海啸。
历史总是押韵。今天标普将 Tether (USDT) 降级为 5(脆弱),这不仅是一个分数的变化,更是 信用迁徙风险 (Credit Migration Risk) 的预警信号。👇 🧵 #S&P #Tether #FinancialCrisis #Crypto
📖 故事复盘:评级幻觉的代价
当年的教训是:评级滞后性。 在危机爆发前夕,评级机构的模型依然假设房价永远上涨,就像现在很多人假设“USDT 永远不会脱钩”一样。 当基础资产(当年的次级贷,今天的比特币/商业票据)质量恶化超过临界点,评级机构会突然“翻脸”。
一旦降级发生,机构强制卖出(Forced Selling) 就会启动——因为很多养老金和基金规定:不能持有低评级资产。 这就是为什么评级下调往往是崩盘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 科普:标普的“稳定币专属”记分牌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标普这次专门为稳定币设计了一套 1-5 分制 的评估体系。 小白必须看懂这个“新刻度”,它和传统的 AAA 不一样:
1 (Very Strong): 极强。除了现金和美债,别的一律不碰,且隔离完美。(目前几乎空缺)
2 (Strong): 强。主流合规梯队。
3 (Adequate): 适中。
4 (Constrained): 受限。机制或资产有短板。
5 (Weak): 脆弱。风险敞口大,透明度低。🟥 (USDT 在此)
🏆 优等生梯队:USDC / USDP / GUSD 评级:2 (Strong)
在 CFA(投资分析)的资产筛选标准中,这类资产属于 HQLA(高质量流动性资产) 的替代品。
资产端: 主要是短期美国国债(T-Bills)和现金。
结构: 具备 Bankruptcy Remote(破产隔离) 机制。即使发行公司倒闭,托管在银行的钱法律上依然属于用户。
标普点评: 虽非完美(仍受银行系统风险影响,如 SVB 事件),但已是目前市场的“天花板”。
🤖 中间派:DAI 评级:4 (Constrained)
为什么去中心化的 DAI 只有 4 分? FRM(风险管理)视角关注的是 Model Risk(模型风险)。
优点: 链上透明,无法被冻结。
缺点: 极度依赖抵押品(ETH/RWA)的价格波动和智能合约的代码安全。
标普逻辑: 虽然你超额抵押了,但你的机制太复杂,且受制于币圈整体的波动,所以评级“受限”。
💣 高危区:USDT / TrueUSD 评级:5 (Weak)
这是最接近 2007 年 CDO 结构的产品。
FRM 警示: Opacity(不透明度) 是风险定价的死穴。 USDT 持有比特币、贵金属、甚至不明来源的担保贷款。正如当年的 CDO 里打包了谁也不知道的烂尾楼贷款。
核心风险: 它的 5.6% 比特币敞口 > 3.9% 的资本缓冲。这意味着在极端行情下,它没有足够的“安全垫”来吸收亏损。
结论: 这是一个带着杠杆的“影子银行”产品,被错误地当作“现金”在使用。
📉 降级的影响:不仅是面子问题
参考 2007 年的经验,评级降至“最低档”会引发 Cost of Capital(资金成本) 的飙升。
DeFi 抵押率调整: 借贷协议(如 Aave/Compound)可能会因为评级下调,降低 USDT 的抵押因子(LTV),甚至将其剔除出抵押品名单。
合规资金撤离: ETF 托管行、支付公司会因为风控合规要求(Compliance),被迫将业务切换到评级为 2 的 USDC。
这是一个**“劣币被驱逐出正规市场”**的过程。
💡 行动指南:不要与趋势作对
2007 年,那些无视评级下调、继续持有 CDO 的人,最后成为了时代的代价。 现在的市场正在发出同样的信号。
对于大资金: 遵循 CFA 的 Prudent Investor Rule(审慎投资原则),将闲置资金迁移至评级为 2 的资产(USDC/美债)。
对于交易者: 承认 USDT 的流动性价值,但时刻警惕其信用风险(Credit Risk)。保持敏锐,一旦 BTC 出现结构性崩盘,优先出逃。
风控的核心不是预测未来,而是做好准备。
💬 历史的拷问
如果 2007 年有人告诉你:“那家有着百年历史的雷曼兄弟评级出问题了,快跑。” 你会相信吗? 今天标普告诉你:“市值 1000 亿的 Tether 评级是最差的 5 分。”
这一次,你选择相信“大而不倒”的信仰,还是相信冷冰冰的评级报告? November 11, 2025
<ポストの表示について>
本サイトではXの利用規約に沿ってポストを表示させていただいております。ポストの非表示を希望される方はこちらのお問い合わせフォームまでご連絡下さい。こちらのデータはAPIでも販売しておりま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