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与信
0post
2025.11.26 23:00
:0% :0% (-/-)
人気のポスト ※表示されているRP数は特定時点のものです
当下的AI“泡沫论”常用2000年的".com泡沫"做依据,这是不恰当的。合理的方式是看“合订本”,把1995年开始的商业互联网基建到今天的AI基建,视为一个整体过程——地球文明这一“行星级计算系统”逐步涌现出“硅基计算基质层”的过程。这个视角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大规模AI基建投入之后的生存环境。
在计算世界观框架下,地球文明是一个“自创生的分布式计算系统”。回看1995年开始的商业互联网基建,正是这个计算系统的硬件与基础架构的升级过程(网络 -> 云计算/存储 -> 终端 -> AI算力内核 + 区块链价值协议)。
我们目前正处于“操作系统重构与逻辑层质变”的关键节点。过去三十年是“数字化(Digitalization)”,目的是将物理世界映射为数据;未来二十年是“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目的是让数据反向驱动物理世界。
基于以上观察和计算世界观,我们对这台“行星级计算机”的未来二十年演化进行如下宏观框架分析与微观预判:
---
一、 宏观框架:从“信息互联”到“智能协同”的系统迭代
如果把人类文明看作一个计算系统,过去和现在的升级路径可以重新定义为:
1. I/O 与 总线升级(1990s-2005):
互联网解决了节点间的数据传输(总线带宽),通过Web 1.0/2.0实现了人类大脑(湿件)的初步联网。
2. 存储与算力池化(2005-2015):
云计算实现了计算资源的集中化和虚拟化,智能手机作为“边缘节点”将I/O能力延伸到了个体的每时每刻。
3. 内核升级(2015-2025):
AI(特别是大模型)的出现,意味着这台计算机终于诞生了统一的“语义理解内核”。以前计算机只能处理“数据”,现在能处理“知识”和“意图”。
4. 价值协议层(2010s-Now): 区块链技术实际上是为这台分布式计算机建立了一套不依赖于中心化管理员的“资源调度与价值结算协议”。
未来的核心趋势:
这台计算机正在从“被动响应指令”转向“主动预测与执行”。AI 提供智能(CPU/逻辑),区块链提供信任与交易结算(Ledger/总账),物联网与机器人提供执行手脚(Actuators)。人类在这个系统中,将逐渐从“操作员”退居为“定义目标的人”。
---
二、 微观预判:未来二十年人类社会的结构性变化
基于上述框架,未来二十年(2025-2045)社会结构将发生以下本质变化:
1. 经济单元的重组:从“公司”到“智能体网络” (Agent Swarms)
- **现状:** 公司是工业时代为了降低协作成本而建立的组织形式。
- **未来预判:**
- **AI Agent 取代初级员工:** 大量重复性脑力劳动(编码、客服、初级设计、数据分析)被AI Agent取代。
- **M2M(Machine to Machine)经济崛起:** 你提到的区块链将发挥关键作用。未来的经济活动中,60%以上的交易可能发生在AI与AI之间。例如,你的个人助理AI向出行服务AI购买最优路线,向内容AI支付微小额度获取资讯。这需要高频、自动化、去中心化的支付网络(即区块链/Web3基础设施),传统银行系统无法支撑这种微秒级的机器交易。
- **DAO与协议即组织:** “公司”这一实体将变轻,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超级个体+AI团队”或者基于智能合约运行的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2. 生产关系的变革:算力成为核心生产资料
- **现状:** 资本和劳动力是主要生产要素。
- **未来预判:**
- **算力即权力:** 社会阶层的划分将不再单纯依据金钱,而是依据**“算力控制权”**和**“模型调用权”**。谁拥有最高优先级的推理算力,谁就拥有最强的生产力。
- **新二元结构:** 社会可能分化为“模型架构师/算力拥有者”(提供系统负熵)和“数据贡献者/算力消费者”(提供训练数据和反馈)。
- **UBI(全民基本收入)转向UBC(全民基本算力):** 随着劳动力价值在某些领域归零,社会保障体系可能从发放货币转向发放“Token”或“算力券”,保障每个人基本的AI使用权,以维持生存和发展。
3. 知识与教育的异化:从“知识储备”到“提问能力”
- **现状:** 教育体系旨在将知识“写入”人类大脑(存储)。
- **未来预判:**
- **大脑去存储化:** 由于外部知识库(AI)的调用成本趋近于零,人类不再需要记忆大量事实性知识。
- **提示词工程即思维训练:** 教育的核心将转变为培养**“提出好问题的能力”**(Prompt Engineering的高阶版)和**“鉴别真伪的能力”**。
- **技能半衰期极短:** 任何具体的职业技能(如学一种编程语言、一种软件操作)都将在3-5年内过时。人类必须适应“终身即时学习”(Just-in-time Learning),即配合AI辅助,在需要时瞬间掌握技能。
4. 社会治理与信任:代码即法律 (Code is Law) 的泛化
- **现状:** 依靠法律条文和人类执法者(高成本、高延迟、有寻租空间)。
- **未来预判:**
- **算法治理:** 交通调度、城市资源分配、甚至部分司法仲裁将交给算法,以追求系统最优解。这会带来效率的极大提升,但也会引发“算法黑箱”的伦理危机。
- **信任锚点的转移:** 在AI能生成完美视频、音频的“后真相时代”,“眼见为实”彻底失效。人类社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此时,**区块链技术将成为“数字世界的本体论锚点”**——只有上链的时间戳和签名才能证明“某事在某时确实发生过”或“某内容由某人创作”。
---
三、 深度推演:硅基与碳基的共生形态
回到“自创生的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定义,我们可能会看到一种新的“碳硅共生”形态:
- 碳基生命(人类):是系统的“随机数发生器”和“价值定义者”。我们负责产生欲望、艺术、直觉、不可预测的创新(熵增/突变),以及定义“什么是好的”。
- 硅基生命(AI+网络): 是系统的“执行器”和“秩序维护者”。它们负责以最低的能耗、最高的效率将人类的意图转化为现实(减熵/优化)。
潜在风险: 系统演化的速度可能超过人类生物进化的适应速度。如果人类不能通过思维范式升级/脑机接口(高带宽I/O)跟上这台计算机的总线速度,人类可能会成为这台超级计算机中“低效的IO组件”,从而被系统边缘化。
总结
这台“人类文明计算机”正在进行一次算力暴涨(AI)与生产关系重构(区块链)同步发生的“硬分叉”升级。
未来二十年,最大的红利属于那些懂得如何在这个分布式系统中编写“高价值Prompt”并掌握“关键算力节点”的人*。 November 11, 2025
与信上振れ分を何に振り分けるかって話で
・シエンタ
・ドル定期
・iFreeHOLD
・適当な株
以外にどうしようってなったとき、たまたまブラックフライデーでコールドウォレットが半額になってたからコイン買ってしまった心の弱さを誰が責められよう November 11, 2025
車買うのも勢い🫠
クラウンクロスオーバー検討してるけど
勇気が出ないんよなー
中古でもレザーパッケージで450万とか
与信もあるだろうから、買えないことは無い、だけども自己満でしかないもんなー November 11, 2025
<ポストの表示について>
本サイトではXの利用規約に沿ってポストを表示させていただいております。ポストの非表示を希望される方はこちらのお問い合わせフォームまでご連絡下さい。こちらのデータはAPIでも販売しておりま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