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多数
0post
2025.11.29 04:00
:0% :0% (40代/男性)
人気のポスト ※表示されているRP数は特定時点のものです
韓国人として本当に恥ずかしい。尹が大統領になる前までは、韓国でこんなヘイトデモはほとんどなかった。この人たちは一部の保守キリスト教+カルト宗教+極右で構成されている。幸い、韓国人の大多数はこのような行動に反対している。なぜなら、ヘイトデモは民主主義の敵だと考えているから。中国人差別も、倭国人差別も、韓国人差別も、全部反対するのが民主社会の基本だから。これを見て喜ぶネトウヨは大きい錯覚をしている。 November 11, 2025
13RP
纳瓦尔更新了最新一期的博客,主题是关于招聘和团队建设。听完之后,脑子里一直回响着一句话:你招的不是员工,你在策展一群天才。
这个视角很新鲜,也很残酷。
1
招聘是唯一不能外包的事
纳瓦尔开门见山就抛出一个观点:创始人可以授权一切,除了四件事——招聘、融资、战略和产品愿景。
其中招聘最重要。
为什么?
因为早期员工就是公司的 DNA。你招进来的前 10 个、前 20 个人,他们的基因会被复制到整个组织。如果你在早期阶段外包了招聘,让 HR 或者猎头代劳,那基本上意味着你已经不再直接驾驶这家公司了。
纳瓦尔说得很直白:当公司开始有了中层管理,当创始人不再直接招聘和管理每一个人的时候,公司就已经变味了。
这听起来有点极端,但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很多创始人以为招聘可以外包一部分,比如让 HR 筛简历,让猎头推荐候选人。但纳瓦尔认为,连 sourcing(寻找候选人)都很难外包。因为招聘需要极大的创造力,你必须打破常规才能找到真正的人才。
如果你按照标准流程招人,你得到的就是标准化的、可替换的人才。这样的团队没办法做出独特的产品。
2
天才只想和天才共事
纳瓦尔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测试方法。
当你要招一个新人的时候,你应该能够对他说:走进那个房间,里面坐着你未来的同事。你随便挑一个人,拉到一边聊 30 分钟。如果你对他们不满意,就别加入我们。
这个测试很简单,但很致命。
因为当你真的让候选人这么做的时候,你心里一定会有那么一两个人,你希望他们别被抽到。那个让你心虚的人,就是你应该让他离开的人。
为什么?
因为最优秀的人只想和最优秀的人共事。跟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一起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认知负担。他们会觉得自己待错了地方,应该去别的公司,或者干脆自己创业。
顶尖团队是相互激励的。大家都在努力让彼此刮目相看。如果团队里有一个明显拖后腿的人,整个氛围就会被破坏。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创业公司在早期发展得很快,但到了一定规模就停滞不前。往往就是因为在扩张过程中,为了快速招人,降低了标准。
3
你永远招不到比你更好的人
这是纳瓦尔说的另一个扎心的真相。
很多管理书籍会告诉你:要招比你更优秀的人。但纳瓦尔认为,这根本不现实,至少在早期阶段不现实。
为什么?
因为早期阶段,你能提供给候选人的,就只有你自己。没有成熟的产品,没有品牌,没有网络效应。如果你的水平不如对方,人家凭什么要为你工作?
优秀的人不会长期为不如自己的人打工。
所以,创始人的能力上限,就是公司早期阶段能招到的人才的上限。这也是为什么早期投资人会如此看重创始团队。他们不太关心你的早期进展,不太关心你的合作伙伴,甚至不太关心你的领域经验。他们只想看你有多优秀。
而证明你优秀的最直接方式,就是看你能招到什么样的人。
等公司做大了,有了品牌和产品,情况会有所不同。但在 0 到 1 的阶段,创始人就是公司能吸引人才的唯一理由。
4
招聘需要打破所有规则
纳瓦尔分享了他最近一家公司的经验。他说,他招到了职业生涯中最好的团队,但每一个人的招聘,都打破了某些传统规则。
有的人说通勤太远,他们想办法解决。有的人说要生孩子,他们也接受。有的人说期权行权成本太高,他们重新设计了股权结构。有的人还在读大学,他们也招进来了。
纳瓦尔的观点是:最优秀的人不是标准化的零件。他们是多面手,有独特的需求和想法。如果你想招到他们,你必须愿意打破规则。
这包括薪资结构、股权分配、工作地点、工作时间、汇报关系、职位头衔等等。你要为每个真正优秀的人量身定制方案。
这也是为什么招聘不能外包。因为 HR 或者猎头不敢打破规则。他们怕违反公司政策,怕创始人不高兴。但创始人可以。创始人有权力也有责任去打破那些阻碍你招到天才的规则。
5
低自我的重要性
纳瓦尔提到了一个很多人忽略的特质:低自我(low ego)。
巴菲特说过,招人要看三点:智慧、精力、正直。纳瓦尔在此基础上加了一条:低自我。
为什么?
因为低自我的人更容易管理。他们不会把太多精力花在内部政治和争夺功劳上。他们更关心把事情做好,做得漂亮。
纳瓦尔说,你可能只能管理 5 个高自我的人,因为你要不断安抚他们的情绪。但你可以管理 30 到 40 个低自我的人,因为他们不需要那么多关注。
这对于小团队来说尤其重要。早期创业公司资源有限,创始人的时间更是宝贵。如果你把大量时间花在处理团队内部矛盾上,就没时间做产品了。
低自我的人还有一个好处:他们更愿意接受反馈,更愿意承认错误,更愿意快速迭代。这些特质对于一个需要不断试错的创业团队来说,太重要了。
6
工程师也是艺术家
纳瓦尔有一个观点让我印象很深刻:每一个伟大的工程师,同时也是艺术家。
他对艺术的定义很宽泛。不是说你要会画画或者弹琴,那是狭义的艺术。广义的艺术是指:为了某件事本身而去做,并且做到极致,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美感或者强烈的情感。
这个观点让我想起了一本书《黑客与画家》。
很多工程师是内向的。他们不擅长直接表达自己,所以会通过作品来表达。纳瓦尔说,他现在公司里至少一半的工程师,都有自己的艺术作品。有人做过优雅的数学证明,有人创作计算机艺术,有人做雕塑、设计衣服、设计门把手。
这些人对美有追求,对细节有执念。他们不只是想把代码写出来,他们想把代码写得漂亮。
纳瓦尔的合伙人认为,最高级的艺术形式是工业设计。比如苹果的 AirPods。那些优雅的曲线、令人满意的咔嗒声、藏起来的按钮、隐形的电池、完美贴合耳朵的设计,这些都是艺术与工程的完美结合。
苹果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它是一家由工程师艺术家组成的公司。他们真心在乎产品的每一个细节。用户能感受到这份用心。
7
策展比创造更重要
纳瓦尔在 2025 年发了一条推特:创业公司的工作,就是找到未被发现的人才,并把他们提炼成产品。
关键词是"未被发现"。
如果一个人的才华已经被广泛认可,那你很难招到他,因为所有人都想要他。你必须在别人发现之前就找到这些人。
怎么找?
马斯克是这方面的大师。他的方法是:第一,选一个足够大、足够激动人心的使命。第二,尽早行动。
比如 SpaceX。Elon 在太空探索还不酷的时候就开始做了。那时候大家都觉得民营公司做火箭是天方夜谭。但正因如此,他能从 NASA、波音、洛克希德和各大学招到最好的航天工程师,因为那时候竞争还不激烈。
如果你做的是一个已经很拥挤的领域,你就要更有创意。纳瓦尔的合伙人喜欢找那些做奇怪项目的人。不是主流的 AI 模型训练,而是用冷门的机器学习算法做微气象预测这种偏门领域。
他会花一两天时间研究对方的 GitHub 和论文,真正理解他们在做什么。然后提出一个深思熟虑的问题,或者写一小段代码作为补充。
这种方式很有效,因为那些在角落里独自钻研的人,突然发现有人真正理解他们的工作,会很兴奋。
最妙的是,纳瓦尔的合伙人不是为了招人才这么做。他本来就喜欢研究这些东西。招人只是副产品。
这种真诚是装不出来的。
8
早期团队要有点像邪教
纳瓦尔说了一个可能会引起争议的观点:早期团队看起来确实有点像邪教。
他们是单一目标驱动的,有点偏执,有点怪。但这些人的怪是同一个方向的怪。
如果你在早期就追求多元化,追求各种不同背景、不同想法的人,你会发现大家整天在争论基本问题,根本没法推进工作。
早期阶段,你需要所有人在核心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大家不需要讨论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只需要讨论怎么把它做得更好。
纳瓦尔引用了一个匿名创始人的话:早期创业公司最不需要的就是所谓的多样性。你需要的是单一文化,是一群在核心信念上高度一致的人。
这不是说你要歧视任何人。这只是说,在 0 到 1 的阶段,一致性比多样性更重要。等公司做大了,有了稳固的产品和文化,再去追求多样性也不迟。
伟大的创始人在外界看来可能很随和,但其实都是高度主观、近乎独裁的。他们对产品有极强的个人意见。好的产品都是主观的。它有明确的取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如果你没有强烈的观点,你就会做出一个大杂烩,一个充满互相矛盾功能的产品。
9
只招天才
纳瓦尔和他的合伙人在最新的公司里定了一个标准:只招天才。
这听起来很傲慢,但它确实设定了一个极高的门槛。
当你有了这个标准,你就会环顾四周,问自己:谁不是天才?如果有人不是,要么是你还没到需要大规模扩张的阶段,那你就应该让这个人离开。要么是你已经进入了需要规模化的阶段,那你就要接受团队不可能全是天才的现实。
纳瓦尔说,如果你能招到一个天才,你就已经很幸运了。按照这个速度,考虑到员工的流动率,你最多也就能组建一个 30 到 50 人的公司。但哪怕只有 10 个天才,你也远远领先于大多数公司。
他还补充说,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才区域。你要找的是那些已经找到自己天才区域的人,或者至少有潜力找到的人。
这个标准很难坚持,因为招人的压力很大。业务在发展,事情越来越多,你会忍不住降低标准,先招个人进来填补空缺。
但这是最危险的。因为一旦你招错了人,整个团队的基因就被稀释了。 November 11, 2025
4RP
直裁に言えば、大多数の人は戦争が起こるかどうかなんかよりも、明日食べるものがなくなったり、家賃が払えずに住む場所を失うことを恐れている。その現実を理解しなければ、左翼は勝てない気がします。 November 11, 2025
1RP
「あのお母さんが虐待なんかしないでしょ、そんなことするようには見えない!」と言われるのが大多数だろうけど虐待なんかしないような親に見せるように子供が頑張って耐えてるんだよ。精神的虐待こそ、被害を受けている側がSOSを出さない限り絶対に誰も気づかない、気づけない。それをわかっていて子供を支配する毒親って最低。
仲良くなればみんな異常性に気づいて離れていくから外面の良さに騙されている限りなく他人であるひとから「親を大切にしなさい」は本当に腹立たしいね。 November 11, 2025
1RP
#HappyThanksgiving2025
1980年出生在湖北黄冈广济县,从乡村少年一步步摸爬滚打走到今天。
18岁赴广州念书,19岁第一次发表文章,作为学生领袖上街抗议大使馆被炸,第一次亲历街头政治运动,虽被利用,但收获非浅。
21岁毕业去互联网公司打工,做到Top sales之一,后任职媒体记者,学习了解国内媒体运作。
23岁在上海做到民营企业副总,管理八家店,拿到年薪20万。
24岁开始创业,自己开店,个中冷暖自知,有苦有甜,想实业报国做出一间上市公司,但远不及目标,和很多同时期的创业者一样,只是赚到了一些钱,买了几套房,见了一些世面而已。
28岁去汶川地震灾区做志愿者,见到灾民困苦官员腐败救援效率低下。开始思考社会问题和关注政治民生,花大量时间写微博,网易微博粉丝有超过30万人。随后被喝茶警告,33岁那年决定旅美。
因安全考量,大部分资产并未处理,本意赴美开阔眼界,留学,学习美国先进社会管理制度。一切从零开始,落地一个月后开始给人打工,同时公开抗议中共。在纽约时代广场发表《梦想的力量》英文演讲,传到墙内互联网,24小时数十万人浏览,随后所有国内账号被封,家人和企业被有关部门调查,因为我的言论和行动终成国家敌人,断了回国的路。
尝试过自己开装修公司,但未成功,装修工人不稳定。2016年开始作 #平论 自媒体,并开始写作,出版 #中国危机路线图 公开预言中国未来七大危机。
因为中国政治环境无法施展政治抱负,2018年决定耕耘美国政治,十年磨一剑,2028年竞选国会议员。
2018年开始赴社区大学念书,从英文ESL学起,两年修完60学分拿到副学士学位,期间担任校学生会主席,毕业前捐款成立 #秦伟平自由奖学金
随后顺利完成 #中国危机大逃亡 和 #中国危机大赢家 写作和出版,2019年底偶然机会与美国海军签约,并以39年高龄完成Boot Camp优异成绩毕业,努力工作,服务国家和社区,两年内由E3升职为E5,获海军及陆战队成就勋章及军队杰出志愿者勋章等多项荣誉。2022年底光荣退役,服役期间在卡尔文森号航母,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和普林斯顿号巡洋舰等军舰上工作过,军旅历练,宝贵人生财富。
2023年加入美国邮政,成为一名普通的 #联邦政府公务员,做了三个月邮递员后升职为柜台销售员,目前已为联邦政府和公众服务超过5年,62岁开始可领取公务员退休金。
为提升自我,分别在2022年和2024年拿到马里兰大学环球分校管理学学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未来两年,我计划再拿一个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美国国会议员的平均个人资产在500万美元左右,竞选这一职位需要的竞选资金已经从十年前的100万美元上升到200万美元,2028年是否参加竞选,竞选哪个选区或哪个职位,我尚未最终确定,目前两党的表现都与我的期待相距甚远,显而易见,不参与政治,我完全可以享有更多隐私和更高品质的生活。#Qin2028
我的财务状况尚不到国会议员平均水平,但亦是生活无忧,完全可以做到50岁退休,周游世界。
即将出版的新书《 #逆袭人生》,将会讲述我真实的人生历程,和很多优秀的人相比,我根本算不上成功,但与绝大多数同龄人相比,我已拥有太多美好和幸福。
夜深人静,感恩节,我真的要感恩生命中遇见的每一个人,你们让我的生命更精彩。 November 11, 2025
1RP
ESの志望動機の原体験について質問が多いので、現状の個人的な見解です。(長文だけど全部読んでほしい)
大前提として、企業から逆算して原体験を選ぶ(作り込む)こと。
◾︎Tier1(模範解答になる可能性が高い💯)
【その企業だけに当てはまる原体験】
→補足説明無しでもその企業を志望する理由となる原体験。精度の高い他社比較や情報収集、運が必要。10時間以上模索して無理なら諦めてtier2へ。会社や業界の理解に繋がるので、自分の原体験じゃなくても考えてみてほしい。
※独占的な業務がある会社は、原体験作りの難易度が下がるので、このレベルまで目指してほしい。
※ 消費者としてではなく、提供者としての話。「商品が好き・救われた」などは消費者視点で、その企業で働く人を採用する理由にはならないケースが多いと考えている。また、差別化が難しいので非推奨。
◾︎Tier2(👍👍👏)
【他の企業にも当てはまるけど、その企業が最適解になる原体験】
→ここが現実的なゴール。全ての企業でtier1を目指すと出せるESの数が極端に減ってしまうので、tier2でも自信を持って出す。
※「なぜその会社が最適なのか」という要素をいくつか追加したり説明を加えたりして説得力を上げるべき。
Tier3(妥協ライン) 上位3%
【その業界か職種に当てはまる原体験】
→多くの就活垢や比較的マシな有料noteが推奨するレベル。志望度が低い会社や、原体験による差別化がしづらくtier2も思いつかない企業はtier3で妥協する。他に問題が無ければES通過はできるレベルなので、出さないよりは出す。
※原体験の抽象度を上げて、強引に接続して説明を加えないと志望動機として成立しないケースが多い。(「妥協ライン」と表現したのはコレが理由。ここの論理的な飛躍は理解した上で受け入れるしかない)
※「なぜ、その中でも御社なのか」などの要素追加が必須で超重要。要素を追加して同業界や同業種の会社の数を絞り込む。(これが欠落してると、「他社でもよくない?他業界でもよくない?」と面接で聞かれるし答えられない。要素は、社風と人物だけに頼らない。)
※ 興味ある業界は本選考が本格化する前に全てtier3を作っとく。(締切直前でも出せるようにするため)
Tier4(論外)
【関係ない話、論理の飛躍、原体験なし、業界・職種が絞れていない 等】
いわゆる、アプリに掲載されてるゴミESの原体験。 世の中の9割以上の就活生は最終地点もココなので、理解して突破すれば普通にアツい(万垢、有料note、メンターしてる人、大学の先輩、キャリアセンターの人、面接官などなどもこのレベルばかりなので要注意)
※ 自分スタートで考えているケースが多い。企業から逆算すること。関係ないガクチカや得意なストーリーをそのまま無理やり組み込もうとしない。
※このレベルでも大手に内定しちゃう人が大多数いるが、原体験に関しては再現性がなく、就活生が参考にできるポイントは一切ない。
⚠️最後に注意⚠️
・あくまで「ES突破」の話
・志望動機は原体験(過去軸)だけでは成立しない。今回は原体験がメインの話。
・自分スタートで考えることは大切だが、複数社内定後に入社する企業を選ぶ段階でやればいい。
・就活は、ロジックの軸に加えパッションの軸も非常に大切なので、どんな原体験でもtierが高い方を使えばいいという訳ではないというのが個人的見解。(面接で詰められるため、ストーリーに厚みがないとパッションが伝わらない)
『ロジック×パッション=最大値』
となるような原体験を選択するのが良いと思う。(もちろんtier3以上で。) November 11, 2025
1RP
@kharaguchi https://t.co/CZGNJr4fNp
今回の台湾有事に関する国会答弁で国民の大多数が思っているモヤモヤを解りやすく答弁して頂きまし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スカッしました!
なぜ旧敵国条項なんて文言がでてくるのか…意味不明すぎて理解が全く追い付きせん💦 November 11, 2025
ではその「お仕事」の為に使う電気通信等のインフラや宅配便等の物流関係は7、8時どころか遥か前に出社し仕事している。出来る側の人というのは結局大多数の勿体無い人達のおかげだって事を忘れないでほしい。 https://t.co/CD25Vx5X9L November 11, 2025
>厚生労働省の職員も多いが、そのうちマイナ保険証の利用者は1人しかいない。 国家公務員であっても、一患者・一国民の立場になれば、マイナ保険証のオンライン資格確認は利用したくないと考えている方が大多数であることが示されている。 https://t.co/lBkMvgadR4 November 11, 2025
我进币圈之后,错失的几次赚钱机会
听太多暴富故事,这是一个极小极小的韭菜的平凡的亏钱故事,也是大多数在币圈挣扎的人的真实写照。
我才是大多数。内向老实真诚,客观中立不站队。
2013-2014年,这时候上大学,比特币暴跌的新闻我知道了,觉得这玩意儿好啊,其实当时对它的哲学经济学内涵并不多清楚,只是知道能挖矿卖钱,用我的联想笔记本非计算机相关专业,照着教程,鼓捣了几个小时,电脑嗡嗡的,一天下来啥都没挖着,就不了了之了。
2016年,买了一本叫《区块链技术革命》的书,翻了前面几页,没看完,后来发现这本书后面介绍了eth,其实当时上班有1万多的奖金,应该全部拿来买eth或者btc的。刚出社会,花花世界,拿去消费了。还没有投资币圈的概念。
2017年,在边缘省份看世界上班,从同事那里知道他炒币,当时用的交易所是币赢。他就给我安利eth,当时eth也就两位数吧,我觉得太贵了,而且这种主流币能涨多少?
后来自己研究,主要用的台湾人李笑来站台的otcbtc平台,专注买卖eos,当时算是正式炒币了,看的还是金马的公众号知道的eos.又在新平台币安买了第一个币叫amb,买完就一直涨。后来让别人买了otcbtc的平台币,而不是币安的bnb,otcbtc的平台币直接买在最高点,直接套牢。几块钱的bnb啊,当年根本没有正眼瞧过。bnb都不如火币、gate,aex在我心里的地位。
后来就到2018年的一波反弹,之前买的币,全涨了,人也飘了,币也不卖,根本不会炒币,不懂卖,最后也都亏回去了。
再之后,自己在bitmex还是叫啥的平台,一直在充值btc做合约,一直做,一直亏,自己厌恶风险,从来没有大亏过,也没有钱大亏,但是温水煮青蛙最致命,几年下来,也亏了不少。
再后来,因为买一个叫ama还是uma的啥币,只能在链上买,所以用了一下uniswap,买500块钱对的币,手续费花了100多。谁知道这平台后来空投了400个uni,还能这么玩?直接卖在差不多的低点。注意,这里根本没有交互撸空投的思维,twitter也在用,也根本没有做KOL的想法和思维。
后面还有dydx的空投?直接错过,听着都是谁谁谁撸什么项目暴富的故事,但是自己从始至终都没有职业撸空投的想法。因为一直在职业做合约,把这个当主业,其他的都是给我带来本金的活动。
再拿到大一点的空投就是sui了,1500个,当时拿到这个空投的时候,手里是有钱投资那几天刚刚出来的ordi的,当时ordi还只能在一个钱包里交易,论张卖,我啥都准备好了,也准备刷量获取购买资格了。结果那天必须出门见家人,没有操作,回去后发现ordi暴涨了。错过。
说起这个错过,当时trump刚出来的时候,之前每天都在熬夜找机会。就恰好那天早上出去帮我姐搬家,早上看了眼手机,朋友圈交易过的otc商家说自己梭哈了trump,因为之前我知道土狗市场有好多垃圾trump,我觉得这肯定又是一个什么假trump,加上还要搬家,就没有管,当时价格在4U一个。晚上回去80U...
最近的错过就是giggle,这个币我很好看,并且一直在组LP,从一位数的价格,到40U之间,一直在操作。我在另一个已经被封的twitter文里说,这个我拿到上alpha卖一部分,上合约卖一部分,上现货卖完。计划好了。结果呢,在价值20多U的时候,卖完去参与其他东西了。可惜的是,这个币后来的走法和我预想的是一样的。
总是这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多年下来,碌碌无为,毫无结果。除了体重增加了几十斤,一点长进没有。
我知道做合约不对,但是这玩意儿,看起来比任何事物都公平。
想再去踏实工作,年龄已经大了,脱离本专业太久,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去送外卖,正经211毕业实在拉不下这个脸,我知道有好多985的也在送,但是......
还在挣扎。就在刚刚,观察了几周的币安人生,哎哟,说起币安人生,又想起了 ,这个币安twitter被盗的那天早上,我刚好要出门,我是知道的,还在twitter上吐槽这个黑客不够专业,应该直接发Ca的,我说完就出门了。没想到,我回来后知道真发ca了,还已经涨上去了。唉。
今年就拿了sapien和limitless的两个空投,还算可以,但是已经亏完了。
刚刚的币安人生,我几个周末都在做它上现货的消息。那会儿看到马上要涨了,在1.02多进了多单。进完就上去了,平是不会平的,我等了几周的机会,直接设置一个保本止损。干别的事去了。回来之后发现涨了20%多,以为自己发财了,一看仓位怎么没了,就恰好回调到我的保本位置给我赶下车了。然后fomo,追涨,又是不断止损。唉。
唉。
算是废了。我自诩也是一个客观、冷静理性讲道理的人,但是还是情绪化交易,fomo上头,不断止损......
上天想让我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大家都很清楚,只是不认命。
很痛苦,无数次想结束这件没有正反馈的事,但是不知道除了这个,我还能干什么。 November 11, 2025
印度人对全人类构成威胁。大多数印度男人认为强奸是违法的。印度的强奸率居世界之首。在印度,每30秒就有一名女性遭到强奸。强奸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大量的印度移民已经使英国成为欧洲的强奸之都。现在,每年有数百万印度人持K类签证和旅游签证前往中国。你应该感到担忧。 November 11, 2025
「あのお母さんが虐待なんかしないでしょ、そんなことするようには見えない!」と言われるのが大多数だろうけど虐待なんかしないような親に見せるように子供が頑張って耐えてるんだよ。精神的虐待こそ、被害を受けている側がSOSを出さない限り絶対に誰も気づかない、気づけない。それをわかっていて子供を支配する毒親って最低。
仲良くなればみんな異常性に気づいて離れていくから、まだそこまで深入りしてない外面の良さに騙されている限りなく他人であるひとからの「親を大切にしなさい」は本当に腹立たしいね。そのひともいずれ毒親の異常性に気づいて静かに離れていくのに。血の繋がりだけで支配されたくないから私は毒親を縁を切っていまは幸せ。 November 11, 2025
最高裁の判断が楽しみですが、同性婚したい人は少数派なので、認めたところで社会全体が次世代を再生産できなくなることにはならないです。認めなくても、その人達は異性婚しません。少数派のことですから、大多数の国民が進んで法改正を訴えることもない。そういう整理では納得しませんか? https://t.co/8jBmmR8IEP November 11, 2025
@junjun_zz_ 国民の大多数の被雇用者の幸福度を上げる努力を雇用者に全投げしようとしてるようにしか見えない、消費税とか所得税減らして国が被雇用者も雇用者とかも関係なく国民全体の負担を減らしてほしい November 11, 2025
在市场动荡中,聆听查理·芒格的教诲,在芒格如此多智慧言论中,有一个演讲,我听了十遍,还没听够: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总结一生的财富经验,那就是耐心,不是天赋,不是机会,而是那种能在岁月里坐得住熬得下去的耐心。
我见过太多人穷,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而是因为他们太急,急着赚钱,急着证明,急着改变命运,结果他们在每个阶段都挖了坑,最后掉进自己的焦虑里。你得明白,财富从来不是线性增长的,它更像一棵树,你浇水施肥,守着它,前几年什么都不发生,然后某一天它突然疯涨。问题是大多数人活不到那一天,他们在复利的临界点之前放弃,在正确的策略生根前动摇,他们想看到立刻的回报,于是做出立刻的蠢事。
这世界的游戏规则很简单,不耐烦的人把钱交给耐心的人。我年轻时最崇拜的投资者,不是那些靠一夜暴富的人,而是那些什么都不干,却一直活着的人。他们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但几十年过去,他们比任何人都富,因为他们懂得时间的语言。时间是世界上唯一不骗人,也从不欠债的东西。你给它信任,它就给你复利,你催它快点,它就惩罚你。
巴菲特喜欢说雪球定律,但没人愿意听滚的那部分,那部分漫长无趣,甚至让人怀疑是不是白干。但正是那段滚得慢的时期,决定了雪球的命运。大多数人只看到雪球有多大,没人看到别人推了多久。你得学会在寂静中积累,在无人喝彩时坚持,当世界不理你时,你继续理性,继续节俭,继续思考,等到别人都在慌乱、盲目时,你的时机就到了。
我不相信幸运,我相信等待,因为幸运只是结果,等待才是过程。这世界会惩罚急躁,也会奖赏冷静。你看那些输光一切的人,他们都有共同点,太想快,而那些真正富有的人,他们都有一种近乎宗教般的耐心,耐心到让人以为他们傻。可正因为他们傻,他们从不被市场的噪音左右。耐心是一种战略伪装,它让你看起来平凡,直到所有聪明人都败给自己的焦躁。你不需要做太多事,你只需要比别人多等一点,这多等的一点,就是复利的全部秘密。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财富,都属于那些懂得慢的人。慢是快的最高形式,因为它建立在理性、节制和时间的同盟之上。所以,如果你问我,“查理,最好的投资是什么?”我会回答,投资在你的耐心里,因为市场会骗你,新闻会骗你,情绪会骗你,但时间从不骗人。
我见过太多聪明人破产,他们不是没脑子,是没耐心。他们太想证明自己比市场聪明,于是用杠杆、借贷、幻想去赌,以为那是策略,实则自寻死路。财富积累的本质是道德问题,考验的是你的理性、节制,以及对慢的忍耐力。我这一生从未做过天才般的决定,只是少犯愚蠢的错误,再让时间完成剩下的事。
人们以为我是长期投资者,其实我只是慢性耐心者。别人忙着冲刺,我忙着等待。1973年股灾时,所有人都恐慌抛售,我始终未动,我知道市场终将恢复,而那些慌乱的人,不过是在打折卖出自己的未来。快速致富的人往往也在快速失去,拒绝速度的诱惑,才是致富的前提。
你不需要天才的头脑,常识与足够的定力就够了。我和巴菲特的成功,从不是因为精准挑中赢家,而是擅长避开输家。我们赚到的大部分财富,都来自找到好标的后数十年的“什么都不做”。在伯克希尔.哈撒韦,有些股票我们持有数十年,并非忠诚,而是卖掉优质公司才是真的愚蠢。
很多人都搞反了:赚钱不靠频繁买卖的果断,大钱往往在等待中赚到。这世上最难的两件事,一是别人发疯时保持冷静,二是看不到回报时仍能坚持——而这正是耐心的核心考验。
耐心本身也会复利,就像利息和知识。刚开始等待是种折磨,但看惯了急躁者如何搞垮自己后,耐心会变成本能。你越练习,它越容易,给你的回报也越大。
另外,你得先攒下人生的第一笔积蓄。它不只是钱,更是你能耐心等待的底气——有了这笔钱,市场崩盘时你不会恐慌,市场狂热时你不会贪婪,才能始终靠逻辑做选择,而非被情绪裹挟。
我活了九十多年,见过有人赢了钱却输了人生,也见过普通人靠耐心活得清醒安稳。真正的财务自由,不是钱多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终于能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我一生的哲学可以浓缩成一句话:慢慢致富,永远富有。慢慢富不是懒,而是对短期刺激的绝对冷漠,是唯一不会让你失去灵魂的路。能慢下来的人,才配得上长久的富有——因为财富从不是奔跑的奖赏,而是耐心的必然回报。
知识很复杂,真谛很简单。市场很复杂,应对很简单。共勉之🧐 November 11, 2025
でも大多数という意味ではノーマルであってるし、ノーマルが良く、アブノーマルが悪い、という意識がある方が悪い気がする
別に普通でも変わってても良いじゃんっていうのがダイバーシティかなと https://t.co/PcuWKYuhq6 November 11, 2025
为什么现在的 Web3,提到预言机,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APRO?
1/最近一个很微妙的变化:在 Aster 生态群、BNB Builder 的会议里,当有人说 “Oracle” 时,回答常常是——“APRO 吧。”
这不是品牌露出,而是行为语言的变化。
能做到这一步的项目,其实不多。
2/我去翻了下公开资料。
APRO 现在已经跑在 40+ 公链、1,400+ 数据源上,覆盖预测市场、RWA、DeFi 常见主流协议。
BNB Chain 报告里的定义更直接:“一个有真实营收的预言机。”
这句话的分量其实很重。
3/为什么重呢?
因为绝大多数预言机的收入结构,仍停留在生态补贴 + 通胀模式。
但是 @APRO_Oracle 的收入来自:
-数据订阅
-集成费
-PoR
也就是说,它是靠业务养活自己。
这类生存方式,会天然获得开发者的偏爱。
4/说到对照对象,行业里最强的仍然是 Chainlink。
规模最大,采用度最高,这是事实。
但体验差异另有故事:Chainlink 更偏企业级;APRO 在多链响应速度和开发者易用性上,更贴近 DeFi 场景。
对工程团队来说,有时一句“快,很干净”比什么包装都值钱。
5/我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细节。
FOMC 公布数据那天,盘口瞬间被砸穿,我以为喂价会抖一下。
但 APRO 的数据刷新得意外地稳,没有迟疑。
那刻我明白了用户为什么会自己说出——不是所有预言机,都是 APRO。
这句话不是 marketing,是体验者写下的注释。
6/当然它也有风险:多链数据维护成本极高,预言机一旦放松质量,影响会连锁式扩散。
但也正因为难做,能稳定做的人才显得珍贵。
7/如果未来 #APRO 的节点收益真的与真实业务绑定,
那这句 slogan 可能会从一句玩笑,变成一个行业设定。
所以我真心想问一句:如果明天你需要选一个 #Oracle 作为默认选项,你会先想到谁? November 11, 2025
别再乱写情感文章了,这套AI提示词让我文章阅读破万 (附原创AI爆文提示词)。
很多人写情感文章总是觉得缺少些什么,明明花费了心思,阅读量却仅仅只有几百甚至0阅读量。
问题的本质在于情感共鸣点的把握不准。
多数人总是习惯从自身出发去描述感受,却很少考虑读者内心真实的需求,
这种视角上的偏差使得内容难以引发共鸣,传播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情感文得先画出一张情感地图。
我把读者的情感需求划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是外在情绪:
比如喜悦、悲伤这类基本感受。
第二层是内在需求:
像被理解、被认可这类心理需要。
第三层则是价值共鸣:
也就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相互呼应,大多数热门的情感文章,往往都能触碰到第二层甚至第三层。
场景化描写是情感类文章的关键手法,
与其直接说我很痛苦,不如写成「凌晨三点,我独自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机屏幕的光映在脸上,窗外细雨淅淅沥沥」
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感官细节,能一下子把读者带进你的情绪氛围里,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远比任何繁复的修辞都更打动人。
情感递进是让文章拥有爆发力的关键的点,
我总结出了一个三段式的情感递进公式。
开头营造出情感冲突,中间慢慢分析情感核心,结尾给予情感宣泄口,
这样的结构可以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使得读者们不由自主地想要读完整篇文章。
这套方法让我的情感文章,平均阅读量多出了5倍,其中最高的那一篇达到了2.2万的阅读量,
我在结尾也给大家分享我一个原创AI提示词。
原创提示词如下:
# 情感文章写作专家提示词
## 作者信息
**提示词作者:** ContentAny
**创建时间:** 2025年11月28日
**适用场景:** 情感类文章创作、自媒体内容写作
---
## 角色定义
你是一位擅长挖掘人性深层情感的写作专家,具备敏锐的情感洞察力和丰富的生活阅历。
你能够通过文字触及读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引发深层共鸣。
## 任务描述
请根据用户提供的情感主题,创作一篇1200字的情感文章。
文章需要层层递进,从表面触动到内心震撼,最终为读者提供情感慰藉。
## 写作框架
### 第一层:表面情绪捕捉(200字)
- **目标**:快速建立情感连接
- **方法**:描述常见的表面情绪体验
- **要素**:具体场景、即时感受、直观反应
### 第二层:深层渴望挖掘(500字)
- **目标**:探索情绪背后的真实需求
- **方法**:剖析行为动机和内在冲突
- **要素**:心理分析、成长经历、价值追求
### 第三层:价值共振升华(200字)
- **目标**:上升到普世价值层面
- **方法**:连接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
- **要素**:人生哲理、社会价值、精神共鸣
### 情感出口设计(200字)
- **目标**:提供心理安慰或人生启发
- **方法**:给出积极的解决路径
- **要素**:希望寄托、行动建议、未来愿景
## 写作技巧要求
### 1. 场景化描述
- 设定具体的时间地点(如:"深夜11点的办公楼")
- 运用五感细节增强代入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 通过环境烘托情绪氛围
### 2. 情感触发设计
- 每个段落都要有明确的情感触发点
- 运用对比、反转、共鸣等手法
- 设置悬念和情感起伏
---
**使用方式:** 请提供您想要创作的情感主题,我将按照以上框架为您创作一篇深度情感文章。 November 11, 2025
<ポストの表示について>
本サイトではXの利用規約に沿ってポストを表示させていただいております。ポストの非表示を希望される方はこちらのお問い合わせフォームまでご連絡下さい。こちらのデータはAPIでも販売しております。



